当前位置:    首页>> 应用/支持 >> 技术资料 > 应用研究
HS-SPME-GC-MS 结合电子感官技术分析新疆抓饭的挥发性物质
发布日期:2024-01-09
        抓饭是新疆民族特色传统主食,因盛入大餐盘中以手抓食而得名。抓饭营养全面,亦菜亦饭,食用方便,适合各年龄段的人群。风味是食品重要的品质之一,通常由滋味和气味两部分组成。本研究通过电子鼻/电子舌对抓饭中的香气成分进行主成分分析(PCA)和判别因子分析(DFA),采用SPME-GC-MS结合计算ROAV值确定关键风味物质。
        材料与方法
        材料与设备
        抓饭,市售;Asrree Ⅱ/LS16电子舌、HERACLES Ⅱ电子鼻,气质联用仪。
        试验方法
        电子鼻检测
        样品粉碎,称取1g样品于20g样品瓶中,迅速用专用瓶盖压盖密封,电子鼻测定参数:清洗时间120s,样品准备时间10s,测定时间120s,载气流速150mL/min,每组样品测定5次,取最后3次稳定数据进行分析。
        电子舌检测
        称取7.5g样品定容至120mL,振荡混匀,常温振荡孵育30min,4000r/min离心15min,上清液过滤后上机测定。数据采集前,对电子舌进行传感器活化、校准等操作,确保检测数据的可靠性与稳定性。将100mL滤液置于电子舌专用容器中,样品采集与清洗交替进行每两个样品间放1杯100mL的蒸馏水,清洗10s,样品采集时间120s,重复7次,取后4次试验数据。
        HS-SPME-GC-MS检测
       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进行样品处理,称取2g样品,放入20mL带有硅胶垫帽的顶空萃取瓶中,立即密封,萃取温度60℃,平衡15min,顶空吸附45min。250℃解析5min。
        ROAV分析
        利用ROAV定义对样品风味贡献最大的挥发性风味物质,即ROAVmax=100,其它挥发性成分ROAV按式(1)计算。
        结果与讨论
       电子鼻分析
        5种抓饭电子鼻检测主成分分析PCA结果如图1所示,第1主成分区分贡献率为54.178%,第2主成分区分贡献率为38.429%,2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92.607%,总贡献率超过85%表明试验方法的可行性,说明PC1和PC2两轴包含了PCA转换中绝大部分的贡献率,主要成分可以较好地反映原来多指标的信息。ZS4和ZS5判别指数为7.4%,表明这两个抓饭的香气高度相似。判别因子分析DFA分析可知,不同抓饭在DFA图中分别有各自的区域并且没有重叠。其中主成分1(DF1)的贡献率达到了88.227%,主成分2(DF2)的贡献率达到了9.237%,主成分1(DF1)和主成分2(DF2)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97.464%,包含了样品绝大部分信息,说明用DFA来表示电子鼻整体信息非常可信。电子鼻结合DFA可以很好地区分5种市售抓饭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图1 电子鼻检测不同抓饭的PCA和DFA分析图谱
        电子舌分析 
        图3和图4为电子舌检测抓饭PCA和DFA分析。在PCA中第l主成分和第2主成分的贡献率分别达到70.382%和23.923%,2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94.305%,总贡献率超过85%表明试验方法的可行性,说明PC1和PC2两轴包含了PCA转换中绝大部分的贡献率,判别指数DI=84,主要成分可以较好地反映原来多指标的信息。在DFA中第l主成分和第2主成分的贡献率分别达到94.102%和5.387%,解释样品99.489%的有效信息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图2 电子舌检测不同抓饭的PCA和DFA分析图谱
         表1是5个不同品种抓饭电子舌区别指数分析,ZS2、ZS3、ZS5区别指数分别为6.59,9.56,12.87,距离值最小,可知三者味觉的相似性较大。ZS1和ZS4的距离值最大43.25,可知两者的相似性最小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表1 电子舌区别指数分析
        5种不同市售抓饭的雷达指纹图谱见图3和表2,由图3和表2可知,不同抓饭在ANS、CPS味觉上存在显著性差异。AHS和CSC味觉上差异较小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图3 电子舌检测不同抓饭的雷达图分析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表2 电子舌对抓饭的味觉分析
        GC-MS检测挥发性物质种类与含量
        5种市售抓饭共鉴定出132种化合物,其中包括烷烃(25种)、烯烃(16种)、醛类(27种)、醇类(26种)、酮类(11种)、酯类(9种)、苯酚类(15种)、其它(3种)。从图4可以看出,ZS1鉴定出87种,其中醛类(43.31%)、烷烃(20.54%)相对含量较高;ZS2鉴定出92种,其中醛类(50.68%)、烯烃(17.41%)、烷烃(10.53%)相对含量较高;ZS3鉴定出74种,其中烷烃(11.11%)、烯烃(8.11%)相对含量较高;ZS4鉴定出92种,其中醛类(32.47%)、烯烃(11.12%)相对含量较高;ZS5鉴定出86种,其中醛类(30.04%)烯烃(16.85%)相对含量较高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图4 不同抓饭挥发性成分分类和相对含量统计
        抓饭共有挥发性成分
        5组抓饭GC-MS分析如表4所示,共检测出共有挥发性风味物质39种,主要包括:烷烃类(6种)相对平均含量7.67%,烯烃类(8种)相对平均含量10.25%、醛类(11种)相对平均含量19.58%、醇类(4种)相对平均含量0.66%、酯类(2种)相对平均含量0.1%、酮类(2种)相对平均含量0.14%、双萜类(2种)相对平均含量1.39%、其它(4种)相对平均含量1.46%。5组抓饭共有化合物相对平均含量为41.252%。相对平均含量超过1%的化合物有10种分别为:十一烷(4.54%)、十二烷(2.47%)、月桂烯(4.54%)、萜品烯(3.52%)、1-石竹烯(3.63%)、(E,Z)-2,4-癸二烯醛(1.35%)、4-异丙基苯甲醛(7.51%)、4-异丙基-1,3-环己二烯-1-甲醛(1.91%)、反式-2,4-癸二烯醛(2.94%)、4-丙烷-2-环己胺-1,4-二烯-1-碳醛(2.55%),这10种化合物相对总含量达到34.96%,占共有化合物相对含量的84.7%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表3 基于气相色谱质谱(GC-MS)鉴定抓饭共有挥发性成分



         抓饭关键香气成分
        根据文献查阅感觉阈值并计算抓饭香气成分ROAV,本研究只针对能查到感觉阈值的化合物。筛选ROAV大于0.1的挥发性物质分析,结果如表4所示,(E,Z)-2,4-癸二烯醛对抓饭香气贡献最大,定义其为ROAVmax=100,ROAV≥1的物质对抓饭香气贡献较大,0.1≤ROAV<1的物质对抓饭香气有重要的修饰作用。月桂烯、1-石竹烯、己醛、庚醛、(E)-2-壬烯醛、反-2-辛烯醛、壬醛、(E,Z)-2,4-癸二烯醛、4-异丙基苯甲醛、4-异丙基-1,3-环己二烯-1-甲醛、苯乙醛、(E)-2-癸烯醛、(E,E)-2,4-壬二烯醛、(E,E)-2,4-癸二烯醛、(E)-2-庚烯醛、α-紫罗酮、β-紫罗酮、2-正戊基呋喃18种化合物ROAV大于0.1,为抓饭香气主要香气成分。其中(E,Z)-2,4-癸二烯醛、(E,E)-2,4-癸二烯醛、4-异丙基-1,3-环己二烯-1-甲醛、(E)-2-癸烯醛、壬醛、(E)-2-壬烯醛、β-紫罗酮7种化合物ROAV大于1,为抓饭关键香气成分,其余11种化合物对抓饭香气具有重要修饰作用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表4 抓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香气阈值及ROAV

       
       
        抓饭关键香气主成分分析
        为进一步研究抓饭挥发性成分的变化,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抓饭ROAV进行分析。由图5可知,第一主成分方差贡献率为59.4%,第二主成分方差贡献率为19.4%,第三主成分方差贡献率为15.8%,前3个主成分方差累计率为94.6%,表明3个主成分能够代表原始数据的信息。在第一主成分上,D5[(E)-2-壬烯醛]、D10(壬醛)、D15[(E,Z)-2,4-癸二烯醛]、D19[(E)-2-癸烯醛]、D21[(E,E)-2,4-癸二烯醛]、E6(β-紫罗酮)为正影响,其余为负影响;在第二主成分上,D5[(E)-2-壬烯醛]、D10(壬醛)、D17(4-异丙基-1,3-环己二烯-1-甲醛)、E6(β-紫罗酮),D15[(E,Z)-2,4-癸二烯醛]较高负影响;在第三主成分上,D1(己醛)、D15[(E,Z)-2,4-癸二烯醛]、E6(β-紫罗酮)较高整影响,C3(月桂烯)、D2(庚醛)、D5[(E)-2-壬烯醛]、D10(壬醛)、D16(4-异丙基苯甲醛)、D17(4-异丙基-1,3-环己二烯-1-甲醛)、D19[(E)-2-癸烯醛]、D21[(E,E)-2,4-癸二烯醛]为负影响。表明这些挥发性物质可能是影响不同市售抓饭风味差异的关键物质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图5 抓饭挥发性成分PCA双标图
        抓饭关键香气成分聚类分析
        图6为抓饭主要挥发性化合物聚类热图。通过颜色变化可直观看出各抓饭挥发性风味组分间存在差异;通过化合物聚类结果可知,化合物相对含量相似组分大多聚为一类,颜色变化趋势基本一致;从上方的聚类来看,所有的样品大致可以分为3类:主要体现在a、b、c3个区域内挥发性化合物相对含量的变化;聚类热图在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上均有较高的响应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图6 不同抓饭主要挥发性成分聚类热图
        结论
        采用电子鼻结合主成分分析,电子鼻可以对不同市售抓饭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有效区分;采用电子舌结合主成分分析,电子舌无法对不同市售抓饭中的滋味进行有效区分,表明市售抓饭滋味差异不明显。
经GC-MS分析,5种市售抓饭共鉴定出132种化合物,其中包括烷烃(25种)、烯烃(16种)、醛类(27种)、醇类(26种)、酮类(11种)、酯类(9种)、苯酚类(15种)、其它(3种)。
5组抓饭共检测出共有挥发性风味物质39种,不同商家制作的抓饭挥发性成分具有一定的差异性,相对平均含量超过1%的化合物有10种分别为:十一烷(4.54%)、十二烷(2.47%)、月桂烯(4.54%)、萜品烯(3.52%)、1-石竹烯(3.63%)、(E,Z)-2,4-癸二烯醛(1.35%)、4-异丙基苯甲醛(7.51%)、4-异丙基-1,3-环己二烯-1-甲醛(1.91%)、反式-2,4-癸二烯醛(2.94%)、4-丙烷-2-环己胺-1,4-二烯-1-碳醛(2.55%)。
        ROAV结合PCA分析表明,月桂烯、1-石竹烯、(E,Z)-2,4-癸二烯醛、4-异丙基苯甲醛、4-异丙基-1,3-环己二烯-1-甲醛、(E,E)-2,4-癸二烯醛、(E)-2-癸烯醛、壬醛、(E)-2-壬烯醛、β-紫罗酮为抓饭关键香气物质。通过挥发性成分聚类热图分析,不同抓饭样品之间色差较大,表明挥发性物质可作为不同抓饭的判别方式。
        来源:感官科学与评定,转载请注明来源。文章封面图片来源于创客贴会员。
        参考文献:于明,毛红艳,祖力皮牙·买买提等.HS-SPME-GC-MS结合电子感官技术分析新疆抓饭的挥发性物质[J/OL].中国食品学报,1-13[2023-12-29]http://kns.cnki.net/kcms/detail/11.4528.TS.20231221.1658.004.html.
       提醒:文章仅供参考,如有不当,欢迎留言指正和交流。且读者不应该在缺乏具体的专业建议的情况下,擅自根据文章内容采取行动,因此导致的损失,此公众号运营方不负责。如文章涉及侵权或不愿我平台发布,请联系小编。
联系电话:18596077827 (同微信)
邮箱:service02@foodmate.net

关注我们
友情链接:    食品研发服务中心   食品伙伴网   感知网   传实翻译   北京联食认证服务有限公司   食品有意思   食育网   化妆品伙伴网   食品人才中心   食品标准   食品论坛   食品法规   食品资讯   食学宝   食品词典   食品邦   食品安全合规服务   食品检测服务中心   食品文库